t60p519

威马汽车“重生”?网传其将于9月复产

曾经,威马汽车也是新势力车企中的一位“明星选手”,但随着行业洗牌,威马陷入破产重组困境,逐渐淡出公众视野。7月中下旬,“威马要起死回生”的消息突然传来并引发关注。

据媒体报道,一份新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的白皮书显示,新威马汽车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详细披露了有关威马汽车的复产规划和未来5年的发展。这份“资料”如若属实,新投资方将通过对老客户置换新车、网约车采购、出海等策略打开局面。

错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最快速的几年,自身又负债累累、品牌严重受损的威马汽车,这次真的能“起死回生”吗?

复产计划引质疑

根据翔飞发布的这份白皮书规划,威马汽车的复工“蓝图”将分三步推进:今年9月先恢复EX5和E5两款老车型的生产,目标年产1万-2万辆;2026年把产能提至10万辆;到2030年,直接冲刺百万辆规模,顺带实现1200亿元营收。

然而,这份计划在业内引发了诸多质疑。从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蔚来汽车用了六年才达到年销量20万辆,小米汽车在第一年投入百亿元资金后,仅售出13万辆且仍在亏损。威马汽车自身的历史最高年销量仅为4.42万辆,却计划在五年内实现百万辆销售目标,这也被业内专业人士直接评价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关信息还显示,威马汽车的新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与宝能汽车关系密切。宝能集团参与了威马的资本运作,提供短期资金保障和供应链资源。然而,宝能汽车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负债百亿,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天眼查显示,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已超120亿元。其创始人姚振华个人被执行金额也超310亿元,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宝能汽车能否成功盘活威马汽车,充满未知数。

因此,尽管威马的复产计划看起来雄心勃勃,但市场对其能否顺利实施仍存在疑虑。

重生之路崎岖

截至2023年3月,威马科技集团负债总额高达203.67亿元,而其资产总额仅为39.88亿元,形成了严重的资不抵债局面。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已于今年4月3日宣布批准威马汽车重整计划,并裁定终止重整程序。这意味着威马汽车的重整计划获得了法律认可,正式进入重整执行环节。威马的复工复产,最迫切需要的是资金。业内估计,仅完成威马的债务处理和初步复产就需要数十亿元现金,后续的资金缺口可能超过百亿元。宝能能否持续提供资金,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此外,历经破产重组困境的威马自身的“融资吸引力”也今非昔比。

比缺钱更棘手的是,威马早已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破产前,它就因一系列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多次发生自燃事故,被质疑电池安全;为“保续航”悄悄给车辆“锁电”,导致老车主续航大幅缩水;甚至被曝光“售后推诿”,车主投诉“修个刹车要等三个月”。

破产期间的一些操作更让老车主寒心。橙柿互动电车志在威马汽车破产期间,也曾数次接到威马车主有关车机系统停滞、配件缺失、不知道去哪里维修等问题的咨询,可以说是投诉无门。

如今要复产,威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老车主的怒火”。而解决老车主问题需要钱、需要人力,这又会加剧威马的资金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信任”几乎是“生命线”。经过这几年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洗礼”,消费者知道买车不仅看配置和价格,更看重品牌能否“活下来”——毕竟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有长期质保,要是品牌倒闭,质保承诺就成了“空头支票”。因此威马即便复产,消费者也会本能地担心“会不会再出问题”。

威马拿什么“抢蛋糕”?

2023年以来,天际、爱驰、自游家等新势力品牌接连倒下,后面还有突然“原地暴雷”的极越汽车、尚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哪吒汽车。目前的情况是,连蔚来、小鹏这样的一些新势力企业都在裁员、降本,行业进入“拼刺刀”阶段,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想要站住脚根绝非易事。

在当前的市场下,威马的“生存空间”也几乎被挤压殆尽。威马汽车此前主打的10万-20万元主流汽车市场,当下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凭借规模优势,已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威马的明星车型复产后又有多少优势市场可言?如今威马汽车还未正式复工复产,一上来就喊“2030年百万辆”,多少显得跟实际情况有所脱节。

威马汽车能否“涅槃重生”,今年9月复工复产、新车型上市后或许能看出端倪。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不会同情“失败者”,只会奖励“有准备的人”。威马若真想重回赛道,与其喊“百万辆”的口号,不如先拿出诚意切实解决老车主的问题。

评论列表

弱水三千甘柠真
弱水三千甘柠真 2
2025-07-28 22:08
诈尸啊……